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基础知识 > 象数之说
返回列表
十手指经络穴位
发表时间:2025-03-12     阅读次数:117     字体:【

手十指经络穴位

1.手拇指肺大经络穴位(象数2)

手拇指主要与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相关,以下为你介绍这两条经络在手拇指上的循行及主要穴位:

手太阴肺经

- 循行路线: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,向下联络大肠,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,通过横膈,属于肺脏,从“肺系”(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)横行出来(中府穴),向下沿上臂内侧……其支脉从手腕后方,分出走向食指桡侧端,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,在食指桡侧端的少商穴处结束其在手部的循行,而拇指与食指相邻,在经络气血的连贯性上与肺经也有联系。

- 主要穴位

- 鱼际穴

- 位置:位于第1掌骨中点桡侧,赤白肉际处 。

- 功效主治:为荥穴,有清肺热、利咽喉之功。主治咳嗽、咯血、咽喉肿痛、失音、发热等肺系热性病症,以及小儿疳积等。

- 少商穴

- 位置:在手拇指末节桡侧,距指甲角0.1寸。

- 功效主治:为井穴,可泄热开窍、清利咽喉。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、咳嗽、鼻衄、高热、昏迷、癫狂等急症 。

手阳明大肠经

- 循行路线: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(商阳穴),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……其经脉在拇指一侧虽没有直接起始,但与食指的循行相连贯,且气血相互贯通,共同维持手部及上肢的功能活动。

- 主要穴位

- 商阳穴

- 位置:在手食指末节桡侧,距指甲角0.1寸。

- 功效主治:为井穴,能开窍醒神、清热解表。可用于治疗耳聋、齿痛、咽喉肿痛、颌肿、青盲、手指麻木、热病、昏迷等病症 。

2.手食指大肠经络穴位(象数1)

手食指主要与手阳明大肠经相关,下面为你介绍手阳明大肠经在手食指上的循行及主要穴位:

手阳明大肠经循行

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(商阳穴),经过手背行于上肢伸侧前缘,上肩,至肩关节前缘,向后与督脉在大椎穴处相会,再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(缺盆),进入胸腔络肺,通过膈肌下行,属大肠。

主要穴位

- 商阳穴

- 位置:位于食指末节桡侧,距指甲角0.1寸。

- 功效主治:为井穴,有开窍醒神、清热解表、苏厥救逆之功。常用于治疗耳聋、齿痛、咽喉肿痛、颌肿、青盲、手指麻木、热病、昏迷等病症。

- 二间穴

- 位置:微握拳,在食指本节(第2掌指关节)前,桡侧凹陷处。

- 功效主治:为荥穴,可清热泻火、消肿止痛。主治齿痛、咽喉肿痛、目赤肿痛、鼻衄、口眼歪斜、热病等。

- 三间穴

- 位置:微握拳,在食指本节(第2掌指关节)后,桡侧凹陷处。

- 功效主治:为输穴,能清利咽喉、通调腑气。可用于治疗齿痛、咽喉肿痛、目痛、身热、腹满、肠鸣等。

- 合谷穴

- 位置:在手背,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。简便取穴法: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,放在另一手拇、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,当拇指尖下即是。

- 功效主治:为原穴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健穴位,有疏风解表、行气活血、通络止痛之效。常用于治疗头痛、目赤肿痛、鼻衄、齿痛、牙关紧闭、口眼歪斜、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;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;热病无汗或多汗;经闭、滞产等妇产科病症 。

3.手中指心包经络穴位(象数3)

手中指主要与手厥阴心包经相通,同时也与手少阳三焦经有一定联系 ,以下为你详细介绍:

手厥阴心包经

- 循行路线: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,出属心包络,向下穿过膈肌,依次联络上、中、下三焦。其支脉从胸中分出,沿胁肋到达腋下3寸处(天池穴),向上至腋窝下,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,过腕部,入掌中(劳宫穴),沿中指桡侧,出中指桡侧端(中冲穴)。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,沿无名指尺侧端(关冲穴),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。

- 功能联系:心包经具有保护心脏、“代心受邪”的作用,主要与心血管系统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相关。刺激手中指上的中冲穴,能清心泻火、开窍醒神,可用于治疗中风昏迷、中暑、昏厥等急症 。

手少阳三焦经

如上述提到,手少阳三焦经在循行过程中,其支脉从掌中分出后,是沿无名指尺侧端(关冲穴)循行,但在经络气血的整体流注和相互关联中,也与手中指存在一定联系 。

4.手无名指三焦经络穴位(象数3)

手无名指主要与手少阳三焦经相通,以下为你详细介绍:

手少阳三焦经

- 循行路线: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(关冲穴),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,上行前臂外侧尺、桡骨之间,过肘尖,沿上臂外侧向上至肩部,向前行入缺盆,布于膻中,散络心包,向下通过横膈,从胸至腹属上、中、下三焦。其支脉从膻中分出,上行出缺盆,至肩部,左右交会于大椎穴,上行到项,沿耳后(翳风穴),直上出耳上角,然后屈曲向下经面颊部至目眶下。另一支脉从耳后分出,进入耳中,出走耳前,经上关穴前,在面颊部与前支相交,至目外眦(丝竹空穴),与足少阳胆经相接。

- 功能联系:三焦经与人体的水液代谢、气机调节等功能密切相关。刺激手无名指上的关冲穴等穴位,具有清热开窍、聪耳明目等功效,可用于治疗头痛、目赤、耳鸣、耳聋、喉痹等头面五官病症以及热病等 。

5.手小指心经小肠经络穴位(象数3)

手小指主要与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相通,以下为你详细介绍:

手少阴心经

- 循行路线: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,走出后属心系(心脏周围的组织),向下穿过膈肌,络小肠。其支脉从心系向上,挟着食管上行,连于目系(眼球连接于脑的脉络)。直行者从心系出来,退回上行经过肺,向下浅出腋下(极泉穴),沿上肢内侧后缘,过肘中,经掌后锐骨端,进入掌中,沿小指桡侧,出小指桡侧端(少冲穴)。

- 功能联系:心经主要与心的功能相关,心主血脉、藏神。刺激手小指上的相关穴位,如少冲穴,可起到宁心安神、开窍苏厥等作用,对心悸、昏迷、热病等病症有一定调理功效 。

手太阳小肠经

- 循行路线: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(少泽穴),沿着手背外侧至腕部,出于尺骨茎突,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,经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,沿上臂外侧后缘,到达肩关节,绕行肩胛部,交肩上后入缺盆,深入体腔,络心,沿食管,穿过膈肌,到达胃部,下行,属小肠。其支脉从缺盆出来,沿颈部上行到面颊,至目外眦后,退行进入耳中(听宫穴)。另一支脉从面颊部分出,向上行于目眶下,至目内眦(睛明穴),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。

- 功能联系:小肠经主要与小肠的功能相关,小肠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。刺激手小指上的少泽等穴位,可改善小肠功能,还对头面五官病症等有一定治疗作用 ,比如少泽穴常用于治疗乳少、咽喉肿痛等 。

象数与经络藏腑

1大肠2肺3心、心包、小、三焦4肝5胆6肾、膀胱7胃8脾

2643380.1653370

6433820.6533710

4338260.5337160

3382640.3371650

3826430.3716530

8264330.7165330

象数疗法绿色保健

www.xslflsbj.com

 
上一篇:探秘洪元无极神与象数疗法的神奇世界
下一篇:十脚趾经络穴位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