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图之数,河图之理,河图之象
河图之数
一、天地之数:河图共有10个数,1,2,3,4,5,6,7,8,9,10。其中1,3,5,7,9为阳,2、4、6、8、10为阴。阳数相加为25,阴数相加得30,阴阳相加共为55数。所以古人说:“天地之数五十有五,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。”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。
二、万物生成之数: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;地二生火天七成之;天三生木,地八成之;地四生金,天九成之;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所以一为水之生数,二为火之生数,三为木之生数,四为金之生数,五为土之生数。六为水之成数,七为火之成数,八为木之成数,九为金之成数,十为土之成数。万物有生数,当生之时方能生;万物有成数,能成之时方能成。
三、五行之数: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,就是水一、火二、木三、金四、土五,也叫小衍之数。
一、三、五、为阳数,其和为九,故九为阳极之数。二、四为阴数,其和为六,故六为阴之极数。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,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,乃阴阳五行之数也。
四、大衍之数:大衍之数50,即五行乘土之成数10;同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。天地之数55,减去小衍之数5得大衍之数50,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,大衍为天地之用数。
五、天干交合之数:河图之数十,乃十天干之数也。交合之数为:一、六共宗,二、七同道,三、八为朋,四、九为友,五、十同德。正是万物生存之数。所以甲己合为一、六共宗,乙庚合为二、七同道,丙辛合为三、八为朋,丁壬合为四、九为友,戊癸合为五、十同德。相合的天干在五行上属于相克关系,由于天干只有10位,相合者为每隔五位跳一步,在五行上形成相克的关系,如甲己合,甲木克制己土,乙庚合,庚金克制乙木,其他类推.....十天干经交合之后,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,将河图五行之体化为天干五行之用。
六、纳音之数:天地之数55加上五行之数5,合化为60甲子五行纳音之数。十天干之阴阳五行与万物相交,同气相求,同声相应各发出12种声音,无声无音不计,按河图北、东、南、西、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纳音。
河图之理
一、
河图左旋之理:坐北朝南,左东右西,水生木、木生火、火生土、土生金、金生水,为五行左旋相生。中心不动,一、三、五、七、九、为阳数左旋;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、为阴数左旋;皆为顺时针旋转,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。我们知道,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,仰视皆左旋。
所以生气上转,如羊角而升也。故顺天而行是左旋,旋天而行是右旋,所以顺生逆死,左旋主生也。
二、河图象形之理:河图本是星图,其用为地理,故在天为象,在地成形也。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,在地成形则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、明堂。天之象为风为气,地之形为龙为水,故为风水。乃天星之运,地形之气也。所以四象四形乃纳天地五行之气也。
三、河图五行之理: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,东木西金,南火北水,中间土。五行左旋而生,中土自旋。故河图五行相生,乃万物相生之理也。土为德为中,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也。
四、河图阴阳之理:土为中为阴,四象在外为阳,此内外阴阳之理;木火相生为阳,金水相生为阴,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;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,生生不息,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;中土为静,外四象为动,乃阴阳动静之理。若将河图方形化为圆形,木火为阳,金水为阴,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,就是太极图了。此时水为太阴,火为太阳,木为少阳,金为少阴,乃太极四象也。故河图乃阴阳之用,易象之源也。
五、河图先天之理:什么叫先天?人以天为天,人被天制之时,人是天之属,无所谓人,此时之天为先天;人能识天、用天之时,且能逆天而行,人同一于天,人就是天,乃天之天,故为后天。
先天之理,五行万物相生相制,以生发为主。后天之理,五行万物相克相制,以和谐为主。河图之理,土在中间生合万物,左旋动而相生,由于土在中间,相对克受阻,故先天之理,左行螺旋而生也。又河图之理为方为静,故河图主静也。
河图之象、之数、之理、至简至易,又深邃无穷。
河图是用1—10数十个天地阴阳数之和,五十五数点组成的数图。河图自内到外有四层,最内层中间有五个圆点;其外由十个圆点,分五、五上下两组,为第二层;第三层,从下向左顺行,有一、三、二、四圆点依次布于四面;最外层,则由右向上向左逆行,有九、七、八、六 个圆点依次排列四方。图中以奇数点为白点,偶数点呈黑点,表示阴阳进退升降有别。
河图最内层的五个圆点,呈“+”字形排列,与洛书的中五数一样,包含有多层意思。其一,中心的一圆点与周围的四个圆点,表示东南西北中四方五位,四方表示立杆测影的观象地,中心圆点表示天地之中,即立杆与天中齐的位置。
河图第二层的两个五数,相合为十,与含山玉版上的左右十圆孔意义相同。是伏羲十月太阳历的表达。两个五数,既表示上下半年各为五个月,又突出冬至夏至。突出冬至夏至的目的在于强调其时测影的必要性。河图把两个五数作上下分置,有夏半年和冬半年之义,目的在于强调春秋二分阴阳合和的意义,隐寓着河图谜底。
河图第三层,一、三、二、四,与太阳历的春夏秋冬四时和二至二分四节相对应。这一点可以从《尚书.洪范》:“一曰水、二曰火,三曰木,四曰金,五曰土”的五行数中得到印证。
《尚书.洪范》说的五行数与河图内层的冬一,夏二,春三,秋四含义相同。太阳为“万物资始”,故用天地数的四个生数。冬至日后,太阳出入的方位由南开始向北移动。北半球的白天由最短开始变长,是阴极阳生之时。冬至一阳生,故河图在下(北)方用一阳数表示。夏至日后,太阳从北始向南回游,白天由最长开始渐短,为阳极生阴之际,以阴数二表示。从冬至到夏至的上半年为阳半年,用阳数一、三,象征阳气升;夏至到冬至的下半年为阴半年,以阴数二、四,表示阴气进。太阳历为阳,所以一、三、二、四数作顺时针排列。同时,也反映了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。一、三、二、四之和为十,又与十月太阳历的十数相同。
与太阳东升西落相反,月亮在一月中的运动则是西升东落。河图最外层的九、七、八、六圆点,其和为三十。三十是女娲太阴历月周期。日为阳之精,月为阴之精。太阳光照强烈,感觉太阳与人的距离近,月光弱好像距离人远,月亮的变化被放在了最外层。太阴历是以月相的朔望周期为依据。
“日兆月”,月光来自太阳光。古人把一至十数区分为生数和成数。九、七、八、六,分别是四、二、三、一生数的成(承)数。所以,人们用天地数的四个成数表示月相的变化。河图的九、七、八、六在四方的逆时针排列,象征着月相的变化。与表示太阳顺行其数也顺增相反,河图在表示月亮逆行同时,其数也由九、七,八、六逆减。
河图外层的阴阳数理排列,完全合于月亮的运动和月相变化的客观规律。由此说明河图外层的数理,表示的是每月三十天的太阴历。明确女娲太阴历一个月三十天,一年十二个月就是360天。与伏羲十月太阳历的三百六十日历度一致。它们共同以冬至夏至节为分界,分阳半年和阴半年;同以二至前后的测影、祭天节日的五天时间调节历数。因而,在不需要置闰的情况下,与太阳回归年的365天保持了一致,于是就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阴阳合历和河图这一数理图式。
天地自然,男女社会。天地蕴育自然万物,男女延繁人类。天地阴阳之谓道,万物生生之谓德。阴阳合,万物生。日月为易,生生为易。伏羲女娲阴阳历的存在,说明《周易》的阴阳生生观念由来久远。
以上内容,咱们讲了河图与先天八卦的渊源,现在该讲洛书与后天八卦的关系了。
摘自灵遁者书籍《朴易天下》。